欢迎光临本店[ 会员登录 ] [ 立即注册 ]
400-668-0601

购物车0

您购物车为空,赶紧选购吧!
SK1200G低频带脱气超声波清洗器 全方位应用指南
上海仪器网 / 2025-11-18

 SK1200G低频带脱气超声波清洗器作为一款集成低频振荡与高效脱气功能的专业清洗设备,凭借其深层去污能力、稳定的声场分布及智能控温系统,在精密零件加工、实验室器皿处理、电子元件养护等多个领域实现了从"表面清洁"到"深度洁净"的跨越。本文结合该设备的核心技术优势,系统梳理其适配场景、标准化操作流程、维护要点及常见问题应对方案,为不同行业用户提供科学的使用参考,最大化发挥设备的清洁效能与使用寿命。

一、核心技术优势与性能特性

SK1200G采用低频超声波振荡技术与真空辅助脱气系统相结合的设计,突破了传统清洗设备在顽固污渍处理与清洗液性能保持方面的局限,其核心优势体现在四大维度:其一,低频声场穿透力强,以25-40kHz可调低频波段为核心,可将超声波能量传递至零件内部细小缝隙,有效剥离油污、锈迹、焊渣等顽固附着物,清洁覆盖率达99%以上;其二,高效脱气功能显著,通过真空负压与超声波协同作用,快速去除清洗液中的空气气泡,避免气泡对声场的干扰,提升能量传递效率;其三,智能控温精准稳定,配备PID温控系统,温度调节范围为20-80℃,误差≤±1℃,可适配不同清洗液的最佳活性温度需求;其四,安全与耐用性突出,采用304不锈钢清洗槽、防干烧保护装置及过流保护系统,槽体耐酸碱腐蚀,设备连续运行寿命可达8000小时以上。

二、多元应用场景与适配方案

基于低频脱气的核心特性,SK1200G可满足不同行业对精密清洁的差异化需求,针对典型场景的适配要点与操作策略如下:

(一)机械制造行业:精密零件深度清洁

适用于轴承、齿轮、阀体、液压阀芯等精密机械零件的脱脂、除锈及抛光残留物去除。此类场景下,需根据污染物类型选择适配清洗液:针对机油、切削液等油污,推荐使用碱性清洗剂(浓度5%-8%),设置频率30kHz、温度50-60℃,清洗时间15-20分钟;针对锈迹与氧化皮,可选用酸性除锈清洗剂(浓度3%-5%),频率调至25kHz增强穿透力,温度控制在40-50℃,清洗后需立即用清水漂洗并烘干,防止零件二次腐蚀。清洗前需将零件均匀摆放于清洗篮中,避免堆叠遮挡超声波传播,对于带有盲孔的零件,应将孔口朝下放置,确保污水顺利排出。

(二)实验室领域:器皿与样品前处理

涵盖玻璃器皿(容量瓶、移液管、反应釜)、金属实验器具及样品预处理过程中的污染物去除,是化学分析、生物实验的重要辅助设备。对于附着有机试剂残留的玻璃器皿,使用去离子水搭配中性洗涤剂,频率35kHz、温度40℃,清洗10-15分钟后,开启脱气功能运行5分钟,可有效去除器皿表面水痕;对于生物样品残留(如蛋白质、核酸),推荐使用专用生物降解清洗剂,温度控制在37℃接近生物活性温度,频率40kHz,清洗后用超纯水漂洗2-3次,避免清洗剂残留影响实验结果。在样品前处理中,可利用低频超声波的温和振荡特性,辅助溶解固体样品或分散纳米颗粒,提升处理效率。

(三)电子与半导体行业:元件精密养护

用于电路板、芯片、电子连接器、传感器等电子元件的焊剂残留、松香、粉尘清洁,需兼顾清洁效果与元件安全性。此类场景必须选用绝缘性好的专用电子清洗剂,严禁使用水基清洗剂避免短路;频率设置为35-40kHz,温度控制在25-30℃,防止高温损坏元件;清洗时间控制在5-8分钟,采用"短时间多次清洗"模式替代长时间浸泡。对于表面有精密电路的元件,应使用专用清洗篮分隔放置,避免元件间碰撞磨损,清洗后需置于氮气环境中快速干燥,去除表面残留清洗剂蒸汽。

(四)医疗行业:器械与耗材清洁消毒

适配牙科器械、手术器械、医用注射器等医疗用品的预清洁与消毒辅助处理(注:需配合专业消毒流程使用,不可替代灭菌)。选用医用级中性清洗剂,频率30kHz,温度55-65℃,该温度范围可增强清洗剂活性,同时辅助杀灭部分微生物;清洗前需将器械表面的可见污物初步冲洗,拆卸可拆卸部件,确保清洗液充分接触各部位;清洗时间12-18分钟,清洗后立即用无菌水冲洗,并按照医疗规范进行后续灭菌处理。设备使用后需对清洗槽进行彻底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三、标准化操作流程与安全规范

SK1200G的规范操作是保障清洁效果、延长设备寿命及确保人员安全的核心,需严格遵循"筹备-参数设置-运行监控-后处理"的全流程标准。

(一)操作前筹备:设备与物料检查

1. 设备检查:确认电源线连接牢固,接地良好;检查清洗槽内无异物,槽壁无破损;开启设备电源,测试显示屏、按键及指示灯是否正常;检查脱气系统的真空管路是否密封,无漏气现象。
2. 清洗液配置:根据清洁目标选择合适的清洗剂,按照推荐浓度配比,避免浓度过高导致浪费或腐蚀设备;将配置好的清洗液缓慢倒入清洗槽,液位需介于"最低液位线"与"最高液位线"之间,确保超声波振子完全浸没,同时防止溢出。
3. 工件预处理:去除工件表面的大块污物(如焊渣、油污结块),避免污染清洗液;对于有孔、槽结构的工件,清理内部杂物,确保清洗液能够进入;将工件放入专用清洗篮,确保工件与清洗槽壁保持5cm以上距离,避免影响声场分布。

(二)参数设置与运行控制

1. 基础参数调节:根据工件类型与污染物特性,通过设备按键设置超声波频率(25-40kHz可调)、清洗温度(20-80℃)及清洗时间(1-99分钟);对于顽固污渍,可先采用较低频率增强穿透力,再切换至较高频率细化清洁。
2. 脱气功能使用:首次配置清洗液后,必须开启脱气功能,运行3-5分钟,直至清洗液中无明显气泡冒出;若清洗过程中补充新的清洗液,需重新进行脱气处理,确保清洁效果稳定。
3. 运行监控:设备运行过程中,定期观察清洗液状态,若出现大量泡沫或明显浑浊,需及时更换清洗液;监听设备运行声音,正常应为均匀的"嗡嗡"声,若出现异常噪音,需立即停机检查,排除工件碰撞或设备故障问题;密切关注温度变化,防止超温导致清洗剂失效或工件损坏。

(三)操作后处理与安全准则

1. 工件处理:清洗完成后,先关闭超声波功能,再将工件从清洗槽中取出,立即用清水或专用漂洗液冲洗干净,去除表面残留清洗剂;根据工件材质选择自然晾干、热风烘干或真空干燥方式,避免工件生锈或产生水痕。
2. 设备清洁:排空清洗槽内的废弃清洗液,用清水冲洗槽体2-3次,去除残留的清洗剂;对于槽壁上的顽固污渍,可用柔软的尼龙刷配合中性洗涤剂轻轻刷洗,严禁使用钢丝球等硬物刮擦;清洗完成后,打开槽体排水阀,确保内部无积水,关闭设备电源并拔掉插头。
3. 安全注意事项:操作过程中必须佩戴耐化学腐蚀手套,若清洗剂为酸性或碱性,需同时佩戴护目镜,防止液体飞溅损伤皮肤与眼睛;设备运行时严禁将手或其他身体部位伸入清洗槽,避免超声波对人体组织造成伤害;严禁在无清洗液的情况下开启超声波功能,防止损坏振子;设备出现故障时,需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检修,不可自行拆卸。

四、设备维护保养与寿命延长策略

科学的维护保养可显著提升SK1200G的运行稳定性,延长核心部件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具体措施分为日常维护、定期检查与长期储存三类。

(一)日常维护:每次使用后必做

1. 槽体清洁:按照操作后处理规范彻底清洗槽体,避免清洗剂残留腐蚀槽壁;若使用过腐蚀性较强的清洗剂,需用5%的碳酸钠溶液中和后再用清水冲洗。
2. 表面清洁:用干净的抹布擦拭设备表面,去除灰尘与液体痕迹,特别注意控制面板与按键的清洁,防止液体渗入内部导致电路故障。
3. 管路检查:检查脱气系统的真空管路与接头,若发现有老化、破损现象,及时更换;清理排水阀滤网,防止杂物堵塞导致排水不畅。

(二)定期检查:每月与每季度重点项目

1. 每月检查:测试超声波振子性能,将一张铝箔纸平铺于清洗槽底部,开启设备运行30秒,若铝箔纸表面出现均匀的小孔,说明振子工作正常;检查温控系统准确性,用标准温度计测量清洗液温度,与设备显示值对比,误差超过±2℃时需进行校准;紧固设备各部件螺丝,防止松动导致异常噪音。
2. 每季度检查:全面检查脱气泵的工作状态,测试真空度是否达标,若抽真空时间明显延长,需更换真空泵油;检查电源线与接地线的绝缘层,若有破损需立即更换,避免漏电风险;对设备内部散热风扇进行清洁,去除灰尘,确保散热良好。

(三)长期储存:闲置超过15天的保护措施

1. 彻底清洁:按照日常维护规范对槽体、管路进行全方位清洁,确保无任何清洗剂残留;用干燥的抹布将设备内部与外部擦干,避免潮湿导致生锈或电路老化。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广告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