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店[ 会员登录 ] [ 立即注册 ]
400-668-0601

购物车0

您购物车为空,赶紧选购吧!
台式紫外透射仪GL-312 实用技术手册
上海仪器网 / 2025-11-18

 台式紫外透射仪GL-312作为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核心成像辅助设备,凭借其稳定的紫外光源输出、精准的波长控制及安全的操作设计,在核酸凝胶观察、条带分析、样品回收等关键实验环节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结合GL-312的技术特性与实际应用场景,从仪器核心优势、适配场景、操作规范到维护保养,构建一套全面的技术体系,助力科研人员高效完成凝胶相关实验操作。

一、仪器核心优势与应用定位

GL-312台式紫外透射仪采用多波长紫外光源集成设计,搭配高透光性样品台与防紫外线观察窗,其核心优势集中体现为三点:一是光源稳定性强,可提供254nm、302nm、365nm多波段紫外光,满足不同实验对激发波长的精准需求;二是检测灵敏度高,能清晰识别低浓度核酸条带(最低可检测1ng双链DNA),保障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三是安全防护全面,配备紫外屏蔽罩与紧急停机按钮,有效避免操作人员暴露于紫外辐射中。其应用定位主要是为凝胶电泳后的核酸可视化、定量分析及目标片段回收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覆盖科研实验与临床检验两大领域。

二、核心应用场景及适配要点

基于多波长适配与高灵敏度检测优势,GL-312可满足不同类型凝胶实验的观察与分析需求,具体场景及操作要点如下:

(一)核酸凝胶常规观察

涵盖琼脂糖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的核酸条带初步观察,包括PCR产物特异性验证、质粒酶切结果判断、基因组DNA提取质量检测等基础实验。此类场景需根据核酸染料类型选择适配波长:使用EB(溴化乙锭)染料时,优先选用254nm波长,激发效果强,条带清晰度高;使用SYBR Green等新型荧光染料时,推荐302nm波长,可减少核酸损伤,同时保证检测灵敏度;进行凝胶预观察或快速筛查时,365nm波长更为适用,能降低对核酸的紫外损伤。

(二)核酸定量分析与条带回收

在目的基因克隆、核酸片段纯化等实验中,需通过GL-312实现条带定量与精准回收。定量分析时,需将已知浓度的标准核酸Marker与样品同时电泳,在302nm波长下观察,通过条带亮度对比初步判断样品浓度,为后续实验(如连接反应)提供剂量参考。条带回收时,应选用365nm长波紫外光,避免短波长紫外光导致核酸链断裂,同时配合无菌刀片精准切割含目标条带的凝胶块,减少非目标区域污染,提升回收效率。

(三)临床检验专项应用

在病原体核酸检测、肿瘤相关基因片段筛查等临床实验中,GL-312需满足临床检验的严格标准:一是结果重复性,通过稳定的光源输出确保同批次样品检测条件一致,避免波长波动导致的结果偏差;二是操作规范性,支持与凝胶成像系统联动,实现实验数据的数字化记录与追溯,满足实验室质量控制要求;三是高效性,具备快速光源启动功能(启动时间≤3秒),缩短检验周期,适用于临床样本的批量检测。

三、实验实施全流程技术方案

结合GL-312的技术参数(紫外光强度≥8000μW/cm²,样品台有效尺寸200×200mm,波长误差≤±5nm,功率≤100W),从实验准备到结果分析构建标准化操作体系,确保实验安全高效开展。

(一)实验筹备:仪器与样品精准适配

1. 仪器预处理检查:实验前需确认仪器外观无破损,电源线及插头接触良好;打开电源开关,依次测试各波长光源启动情况,观察光源是否均匀分布,无暗区或闪烁现象;检查紫外屏蔽罩关闭是否严密,防护窗玻璃无划痕,确保安全防护功能正常。
2. 样品准备规范:核酸凝胶需经过完整电泳流程,电泳结束后轻轻取出凝胶,用去离子水快速冲洗表面残留缓冲液,避免盐类结晶影响观察效果;凝胶表面需保持干燥清洁,若使用EB染料染色,需在染色后进行脱色处理(脱色时间10-20分钟),降低背景干扰;将处理后的凝胶平稳放置于样品台中央,避免折叠或挤压导致条带变形。
3. 辅助设备搭配:如需进行图像采集与数据存储,需提前连接凝胶成像系统,确保GL-312与成像设备的信号传输正常;准备好无菌刀片、离心管、手套、护目镜等辅助工具,其中手套与护目镜需具备防紫外功能,避免操作过程中受到辐射伤害。

(二)参数调控:基于实验目标精准设置

GL-312支持多波长切换与光源强度微调功能,需根据实验类型、染料特性及检测需求合理设置参数,核心参数配置参考如下:

1. 常规观察参数设置

对于EB染色的琼脂糖凝胶,若目标片段为500bp-5kb,选用254nm波长,光源强度调至中高挡,观察时间控制在30秒内,避免核酸过度损伤;若为小片段核酸(100-500bp)或SYBR Green染色凝胶,优先选择302nm波长,强度调至中挡,观察时间可延长至1分钟,确保条带清晰可见。

2. 定量与回收参数设置

定量分析时,采用302nm波长,光源强度调至低挡,配合成像系统的灰度分析功能,通过标准Marker的灰度曲线计算样品浓度,此时需避免强光导致的条带饱和;条带回收时,必须使用365nm长波紫外光,强度调至最低挡,仅在切割瞬间开启光源,切割完成后立即关闭,最大限度减少核酸损伤,提升后续实验成功率。

(三)操作规范与结果保障

1. 安全操作准则:操作过程中必须佩戴防紫外手套与护目镜,严禁在未关闭光源的情况下打开紫外屏蔽罩;若需调整凝胶位置,需先关闭光源,待屏蔽罩完全打开后再进行操作,避免直接暴露于紫外线下;实验结束后,需关闭仪器电源并拔掉插头,清理样品台残留凝胶碎屑。
2. 结果记录与分析:通过成像系统拍摄凝胶图像时,需调整焦距与曝光时间,确保条带与背景对比明显,无模糊或反光现象;记录实验信息(包括波长、强度、观察时间、样品编号等),建立完整的实验档案,便于后续数据追溯与重复验证;若出现条带模糊或无条带情况,需排查凝胶制备、电泳参数及染料浓度等问题,针对性优化实验方案。

(四)仪器维护与保养

1. 日常清洁:实验结束后,用柔软的无尘布蘸取75%乙醇擦拭样品台与防护窗,去除残留的凝胶与染料,避免污渍堆积影响透光性;定期清理仪器通风口的灰尘,确保散热良好,防止光源因过热损坏。
2. 定期检查:每月测试各波长光源的强度与稳定性,若发现强度明显下降(低于标准值的50%)或波长偏移,及时联系专业人员更换灯管;每季度检查紫外屏蔽罩的密封性,若出现缝隙需调整或更换密封胶条,保障安全防护效果。
3. 储存规范:长期不使用时,需将仪器置于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与潮湿环境;套上防尘罩,定期(每3个月)开机运行5分钟,防止内部电路受潮老化。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1. 条带模糊或背景过高:可能原因包括光源波长选择不当、染料浓度过高、凝胶未充分脱色。解决方案:根据染料类型更换适配波长,降低染料浓度(如EB浓度调整为0.5μg/mL),延长凝胶脱色时间至20-30分钟。
2. 光源闪烁或无法启动:可能原因包括电源线接触不良、灯管老化、保险丝熔断。解决方案:检查电源线连接情况,更换老化灯管,若为保险丝问题,需更换同规格保险丝(建议选用2A保险丝)。
3. 定量结果偏差大:可能原因包括光源强度不稳定、成像系统未校准、标准Marker浓度不准确。解决方案:校准光源强度,对成像系统进行灰度校准,使用新鲜配制的标准Marker进行实验。
通过上述标准化技术方案的实施,可充分发挥GL-312台式紫外透射仪的性能优势,在保障操作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核酸凝胶实验的效率与结果可靠性,为分子生物学研究与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坚实支撑。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广告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