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质浊度检测中,样品色度(如含腐殖酸、染料、铁锰离子等有色物质)是影响数据准确性的关键干扰因素 —— 有色物质会吸收或散射光线,导致浊度读数偏高或偏低,尤其在环境监测、食品加工、饮用水检测等对数据精度要求严苛的场景中,这一问题更为突出。奥豪斯 Aquasearcher™ AP30 系列便携式浊度测量仪凭借双光路双检测器核心设计,搭配近红外光源技术,从原理层面破解色度干扰难题,实现稳定可靠的浊度测量,且完全符合 ISO 7027 国际标准要求。
奥豪斯 AP30 便携式浊度测量仪的核心创新在于将 “双光路分光设计” 与 “双检测器同步检测” 相结合,本质是通过 “样品 - 参比” 实时对比校正,从源头抵消色度及环境干扰,其工作原理可拆解为三个关键环节:
仪器内置近红外 LED 光源(符合 ISO 7027 标准推荐的长波长设计),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光学系统拆分后,形成两束强度一致、波长相同的同步光束:
• 样品光束:穿透待测水样,同时受到浊度颗粒的散射作用和有色物质的吸收作用;
• 参比光束:不经过样品,直接传输至参比检测器,全程保持原始光强特性。
这种 “同源双路” 设计避免了单光束仪器因光源波动、环境杂光导致的基线漂移问题,为干扰校正奠定基础。
仪器配备两个独立的高灵敏度检测器,分别负责采集两束光束的光强信号:
• 样品检测器:接收经过水样后的透射光与散射光复合信号,该信号包含浊度(目标信息)和色度(干扰信息)的叠加效应;
• 参比检测器:实时捕捉原始光源的光强信号,作为基准值动态修正光源衰减、电压波动等系统误差。
双检测器的同步工作模式,确保两束光的信号差异能够被精准捕捉,避免了时序误差对校正结果的影响。
仪器内置专用数据处理算法,通过以下逻辑实现色度干扰的精准剥离:
1. 计算参比光束与样品光束的光强差值,初步筛选出被吸收和散射的总光量;
2. 利用近红外光源的特性(有色物质在长波长近红外光下吸光度显著降低),弱化色度对光吸收的影响权重;
3. 基于 ISO 7027 标准的散射光 - 透射光复合测量模型,单独提取浊度颗粒引起的散射光信号,扣除色度导致的光吸收误差,最终输出真实浊度值。
这种 “物理分离 + 算法校正” 的双重保障,使 AP30 在面对黄色、棕色等常见有色水样时,能实现高效干扰消除,即使在色度波动场景中也能保持测量稳定性。
相较于传统单光路浊度仪或单纯依赖稀释法、滤光片法的抗干扰方案,奥豪斯 AP30 的双光路双检测器技术具有三大核心优势:
传统单光路仪器无法区分 “色度吸收” 与 “浊度散射” 的光信号差异,而 AP30 通过参比光束的实时校准,可自动抵消光源波动、环境杂光、检测器漂移等多重干扰,尤其对中等浓度色度干扰的消除率显著优于传统方法。其近红外光源搭配双光路设计,完全契合 ISO 7027 标准对浊度测量的抗干扰要求,数据可直接用于合规性检测报告。
实验室常用的色度干扰消除方法(如样品稀释法)需额外进行稀释操作、计算稀释倍数,且可能引入气泡污染或颗粒状态改变的新误差;而 AP30 的双光路双检测器技术实现了 “开机即测、自动校正”—— 无需手动开启补偿功能,无需复杂样品预处理,只需将水样倒入比色皿,仪器即可在测量过程中同步完成色度干扰剥离,尤其适合批量检测和现场快速分析场景。
AP30 的双检测器设计带来了出色的测量重复性:在 0~10NTU 低浊度范围,重复性≤0.1NTU;在 10~200/1000NTU 范围,重复性≤±1%,零点漂移≤0.3% F.S.(30 分钟内),即使长时间连续测量,也能避免数据偏差累积。其适用场景覆盖饮用水、工业废水、食品加工用水、环境监测水样等多种有色样品,配合 IP67 防水设计和便携箱配置,无论是实验室常规检测还是现场应急监测,都能稳定输出精准数据。
奥豪斯 AP30 便携式浊度测量仪的色度干扰消除能力,还得益于核心技术与整体功能的深度协同:
• 自动量程切换:仪器可根据水样浊度浓度自动适配 0~200NTU 或 0~1000NTU 量程,避免因量程不当导致的信号失真,进一步保障高色度、高浊度样品的测量准确性;
• 出厂校准与多点校准功能:自带出厂校准参数,支持最多四点校准,确保仪器在不同使用环境下的基准一致性,减少校准偏差对干扰消除效果的影响;
• 数据存储与追溯:可存储 5000 组测量数据,便于批量样品的结果对比和干扰情况追溯,提升检测工作的可追溯性。
奥豪斯 AP30 便携式浊度测量仪的双光路双检测器技术,通过 “同源双光束拆分 - 双检测器同步采集 - 智能算法校正” 的闭环设计,从原理上解决了色度干扰这一浊度检测的核心痛点。其无需复杂操作、符合国际标准、测量精度稳定的特点,使其成为水质检测领域对抗色度干扰的 “精准利器”,既满足实验室合规检测需求,也适配现场快速分析场景,为各行业浊度检测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