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店[ 会员登录 ] [ 立即注册 ]
400-668-0601

购物车0

您购物车为空,赶紧选购吧!
美国 YSI EC300A 便携式电导率仪在环境地表水(河流 / 湖泊)电导率实时监测中的应用方案
上海仪器网 / 2025-09-30
一、方案背景与目的
环境地表水(河流、湖泊)的电导率是反映水体中离子含量的核心指标,直接关联水体盐度、总溶解固体(TDS)等关键水质参数,可间接指示水体污染状况(如工业废水入侵、农业面源污染)。传统实验室电导率检测存在采样后样品易变化、无法实时反映水质动态的缺陷,而美国 YSI EC300A 便携式电导率仪具备便携设计(重量仅 270g)、宽量程(0-20000μS/cm)、±1% 满量程精度及实时数据显示功能,可现场快速完成电导率测定。本方案依据 HJ 1050-2019《水质 电导率的测定 便携式电导率仪法》,建立河流、湖泊地表水的标准化实时监测流程,为水质污染预警、水环境质量评估提供精准、及时的数据支撑。
二、实验原理
YSI EC300A 便携式电导率仪基于电导法原理,仪器内置的铂黑电极通过向水体施加恒定交流电,测量电流与电压的比值(电导 G),再结合电极常数(K)计算电导率(κ=G×K)。仪器具备自动温度补偿功能,可根据水体实际温度(0-50℃)对电导率值进行校正,消除温度对离子迁移速率的影响,确保测定结果符合 25℃标准温度下的电导率值(κ₂₅)。同时,仪器可通过预设公式自动换算总溶解固体(TDS=κ₂₅× 转换系数,地表水转换系数通常为 0.55-0.75),进一步拓展监测数据的应用价值。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
1. 实验材料
  • 校准标准溶液:1413μS/cm(25℃)氯化钾标准溶液(用于电极校准)、12.88mS/cm(25℃)氯化钾标准溶液(高量程校准备用);
  • 辅助材料:无离子水(电阻率≥18.2MΩ・cm,用于电极清洗)、脱脂棉(清洁电极表面)、便携式保温箱(存放仪器与标准溶液)、采样记录表格(记录监测点信息、环境参数);
  • 安全防护:防滑防水手套、救生衣(河流监测时穿戴)、防护眼镜(避免水体溅入)。
2. 核心设备
  • 便携式 GPS 定位仪(记录监测点经纬度)、手持温度计(辅助验证水温,精度 ±0.1℃)、水样采集瓶(500mL,用于同步采集实验室比对样品)、笔记本电脑(用于数据导出与分析)。
四、实验操作流程
1. 监测前准备与仪器校准
  1. 仪器检查:打开 EC300A 电源,检查显示屏是否正常、电极是否完好(无划痕、铂黑层无脱落),若电极污染需用脱脂棉蘸无离子水轻轻擦拭;
  1. 两点校准
  • 低量程校准:将电极浸入 1413μS/cm 氯化钾标准溶液中,搅拌至溶液均匀,待仪器读数稳定后,按 “校准” 键,仪器自动识别并完成低量程校准;
  • 高量程校准(可选):若监测水体电导率预计>10000μS/cm,补充 12.88mS/cm 标准溶液校准,确保全量程精度;
校准完成后,用无离子水冲洗电极 3 次,吸干表面水分备用。
2. 监测点布设与现场监测
  1. 监测点选择:依据 HJ/T 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在河流断面布设 3 个监测点(左岸、中泓、右岸),湖泊按网格法布设 5-8 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用 GPS 记录经纬度;
  1. 现场测定
  • 河流监测:操作人员站在稳固岸边或采样船上,将电极垂直浸入水下 0.5m 处(避开岸边淤泥、水生植物),待仪器读数稳定(变化≤0.5%/min)后,记录电导率值(κ₂₅)、水温、测定时间;
  • 湖泊监测:除水下 0.5m 处测定外,同步在水面下 0.2m、1.0m 处测定(若水深>1m),取平均值作为该点最终结果;
  • 数据记录:每测定 1 个监测点后,用无离子水清洗电极,避免交叉污染,同时记录天气(晴 / 雨)、风速、水体外观(清澈 / 浑浊)等环境参数。
3. 数据导出与实验室比对
  1. 数据导出:监测结束后,通过 EC300A 的数据接口连接笔记本电脑,导出所有监测数据(含时间戳、电导率、水温),生成 Excel 格式数据表;
  1. 实验室比对:每个监测点同步采集 500mL 水样,24 小时内送至实验室,用实验室电导率仪(经计量检定合格)测定,对比现场与实验室数据,相对误差需≤5%,确保现场监测结果可靠。
五、关键注意事项
  1. 电极维护:每次监测结束后,必须用无离子水彻底清洗电极,避免残留盐分结晶损坏铂黑层;长期不用时,将电极浸泡在 3mol/L 氯化钾溶液中,防止电极干燥;
  1. 环境适配:雨天监测时需为仪器套上防水保护套,避免雨水进入仪器内部;低温环境(<0℃)监测前,将仪器在保温箱中预热至 5℃以上,防止电池续航下降;
  1. 干扰排除:若水体含大量悬浮颗粒物(如浑浊河流),需先让颗粒物沉淀片刻,再插入电极测定,避免颗粒物附着电极影响读数;若水体有油污,用脱脂棉蘸酒精轻轻擦拭电极后再测定;
  1. 校准频率:每次监测前必须完成校准,若连续监测超过 8 小时,中途需用 1413μS/cm 标准溶液复检,若偏差>2% 需重新校准。
六、监测效果验证
  1. 精度验证:在同一河流中泓点连续测定 6 次,电导率结果为 456μS/cm、458μS/cm、457μS/cm、459μS/cm、457μS/cm、458μS/cm,相对标准偏差(RSD)为 0.24%,符合 EC300A±1% 满量程的精度要求;
  1. 准确性验证:同步采集水样送实验室测定,实验室结果为 457μS/cm,现场监测平均值为 457.5μS/cm,相对误差 0.11%,满足环境监测数据比对要求(误差≤5%);
  1. 实用性验证:在某工业区下游河流监测中,EC300A 实时监测到电导率突升(从 320μS/cm 升至 1500μS/cm),结合 GPS 定位快速锁定污染源头(附近化工厂偷排),证明仪器在污染应急预警中的高效性。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广告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