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多利斯瓶口滴定仪 LH-723080 操作方法 —— 从开机到滴定的完整流程指南
上海仪器网 / 2025-09-29
赛多利斯瓶口滴定仪 LH-723080 凭借自动化操作、高精度滴定与数据自动记录功能,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等行业的含量分析(如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为确保操作准确性与实验重复性,需严格遵循 “开机准备 - 仪器校准 - 参数设置 - 样品滴定 - 数据处理” 的完整流程,以下为详细操作指南。
一、开机前准备:确保设备与试剂就绪
- 设备检查:首先确认滴定仪主机、滴定管(建议选用 10mL 或 20mL 规格,适配 LH-723080 主机)、电极(根据滴定类型选择,如酸碱滴定用 pH 玻璃电极、氧化还原滴定用铂电极)、搅拌子是否完好,无破损、漏液情况;检查主机电源线、电极连接线是否连接牢固,避免接触不良。
- 试剂准备:根据实验需求配制标准滴定液(如 0.1mol/L 盐酸用于酸碱滴定、0.05mol/L 重铬酸钾用于氧化还原滴定),确保试剂纯度符合 GB/T 601《化学试剂 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要求;同时准备待滴定样品(需提前按标准方法预处理,如食品样品的消解、医药原料的溶解),并确保样品溶液澄清无沉淀(若有沉淀需过滤,避免堵塞滴定管)。
- 环境准备:将滴定仪放置在水平、无振动的实验台面上,避免阳光直射(防止试剂温度波动);实验室温度控制在 20-25℃,湿度≤75%,避免环境温湿度变化影响滴定体积准确性(温度每波动 1℃,液体体积误差约 0.04%)。
二、开机与仪器校准:保障滴定精度基础
- 开机操作:按下主机电源开关,等待系统自检(约 30 秒),自检通过后屏幕显示 “待机” 界面;若自检报错(如 “电极未连接”“滴定管空”),需先排查故障(如重新插拔电极、向滴定管加注标准液),再重启主机。
- 滴定管校准:这是确保滴定体积精度的关键步骤,操作如下:
- 向滴定管中加注标准滴定液,打开滴定管排气阀,缓慢挤压滴定管活塞,排出管内气泡(气泡会导致实际滴定体积偏小,需确保气泡完全排出,可观察滴定管内壁无气泡残留);
- 在主机界面选择 “校准”→“滴定管校准”,设置校准体积(建议选择 5mL、10mL 两个点,覆盖常用滴定范围);
- 将校准用的容量瓶(已烘干称重)放置在滴定管下方,按 “开始校准”,主机自动释放设定体积的标准液;待滴定结束后,称量容量瓶与标准液总质量,计算实际体积(根据标准液密度换算,如 20℃时水的密度为 0.9982g/mL);
- 重复校准 2 次,若两次校准体积误差≤0.02mL,校准合格;若误差超差,需检查滴定管活塞密封性,必要时更换活塞密封圈后重新校准。
- 电极校准:根据滴定类型进行电极校准,以酸碱滴定为例:
- 选择 “校准”→“电极校准”,进入 pH 校准界面;
- 用去离子水冲洗 pH 电极,用滤纸吸干水分后,放入 pH=6.86 的标准缓冲液中,待读数稳定(变化≤0.02pH/30 秒)后,按 “确认” 保存零点;
- 再将电极放入 pH=4.00(酸性滴定)或 pH=9.18(碱性滴定)的标准缓冲液中,重复上述操作,完成斜率校准;校准后电极斜率应在 95%-105% 之间,否则需更换电极。
三、参数设置:匹配实验需求
- 滴定方法选择:在主机界面选择 “方法”→“新建方法”,根据实验类型设置参数:
- 滴定类型:如 “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
- 终点判断方式:自动终点(根据电极信号突变判断,如 pH 突跃、电位突跃)或手动终点(适用于无明显突跃的滴定,由操作人员观察指示剂变色判断);
- 滴定速度:初始速度可设为 2-3mL/min(快速接近终点),当电极信号接近预设终点范围时,自动切换为慢速度(0.1-0.2mL/min,避免过量滴定);
- 终点阈值:酸碱滴定设为 pH 突跃 ±0.2(如滴定终点 pH=7.0,阈值设为 6.8-7.2),氧化还原滴定设为电位突跃 ±5mV。
- 样品信息录入:在 “样品” 界面输入样品编号、样品质量(或体积)、稀释倍数等信息(便于后续自动计算结果,如含量 =(滴定体积 × 标准液浓度 × 摩尔质量)/(样品质量 × 稀释倍数))。
四、样品滴定:规范操作确保结果准确
- 样品加注:将预处理后的待滴定样品倒入滴定杯中,加入适量去离子水(根据样品浓度调整,一般使样品体积在 50-100mL,确保电极能完全浸入溶液),放入搅拌子,将滴定杯置于主机搅拌台上,调整搅拌速度(中速,约 300-500rpm,避免溶液飞溅或产生气泡)。
- 电极与滴定管定位:调整电极支架高度,使电极头部浸入样品溶液(深度约 2-3cm,避免触碰滴定杯底部或搅拌子);调整滴定管出口高度,使其位于滴定杯液面上方 1-2cm(避免滴定液沿管壁流下时挂壁,影响体积准确性)。
- 开始滴定:在主机界面按 “开始滴定”,系统自动执行滴定流程:先快速滴加标准液,实时显示电极信号(pH 或电位)与滴定体积;当接近终点时,滴定速度自动减慢,直至检测到终点信号,系统自动停止滴定,屏幕显示滴定体积、终点 pH(或电位)等数据。
- 平行实验:同一样品建议做 3 次平行滴定,若 3 次滴定体积的相对偏差≤0.2%,结果有效;若偏差超差,需排查原因(如样品均匀性差、电极响应异常),重新滴定。
五、滴定后操作:设备维护与数据处理
- 设备清洗:滴定结束后,先关闭搅拌,取出电极,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浸泡在对应保护液中(pH 电极浸泡在 3mol/L 氯化钾溶液中,铂电极浸泡在去离子水中);清空滴定杯,用去离子水清洗滴定杯与搅拌子;向滴定管中加注去离子水,执行 “清洗” 程序,冲洗滴定管内壁(避免残留标准液影响下次滴定),然后排空滴定管。
- 数据处理:主机自动根据录入的样品信息与滴定数据,计算样品含量(如质量分数、摩尔浓度);可通过 USB 接口导出数据(格式为 Excel 或 PDF),便于实验记录与报告生成;同时在主机 “历史数据” 中保存滴定记录,可追溯每一次实验数据。
- 关机:确认设备清洗完成后,按下电源开关关闭主机,拔掉电源线;整理实验台面,将试剂、样品按要求储存,完成整个操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