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型药企的生产流程中,辅料灭菌是保障药品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辅料作为药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微生物指标若不达标,将直接影响药品稳定性与用药安全性。上海申安 DSX-24L-I 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器凭借体积小巧、灭菌高效、操作便捷的优势,成为小型药企辅料灭菌的理想设备,以下为具体应用方案。
一、方案适用范围与核心目标
本方案适用于小型药企常用固体辅料(如淀粉、糊精、乳糖)与液体辅料(如注射用水、稀乙醇溶液)的灭菌处理,尤其适配单次灭菌量较少(2 - 20L)、多批次小批量的生产场景。方案核心目标是通过标准化操作,确保辅料灭菌后微生物存活数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同时避免辅料因灭菌过程出现成分降解、性状改变等问题,保障后续药品生产质量稳定性。
二、上海申安 DSX-24L-I 设备适配优势
该设备针对小型药企需求设计,具备三大核心适配性:一是体积小巧易部署,设备尺寸仅约 450mm×400mm×550mm,可灵活放置于车间灭菌区或实验室,无需占用大量生产空间,适配小型药企有限的场地条件;二是灭菌效能可靠,采用饱和蒸汽灭菌技术,工作压力可达 0.142MPa,工作温度最高 126℃,能有效杀灭细菌芽孢、真菌孢子等顽固微生物,满足辅料灭菌的严苛要求;三是操作简便易上手,配备数字显示屏与一键启动功能,可预设灭菌温度、时间等参数,且具备超压自动泄压、超温自动断电的双重安全保护,降低小型药企操作人员的培训成本与操作风险。
三、标准化灭菌操作流程
(一)前期准备
- 辅料预处理:固体辅料需过 80 目筛,去除杂质与结块,避免灭菌过程中堵塞设备蒸汽通道;液体辅料需过滤至澄清状态,防止悬浮颗粒影响灭菌均匀性。
- 设备检查:确认灭菌器水箱水位在 “高水位” 刻度线以上,若使用纯化水作为蒸汽水源,需确保水质符合《中国药典》纯化水标准;检查密封圈是否完好,门体关闭是否密封,压力表、安全阀校准是否在有效期内。
(二)参数设置与运行
根据辅料类型设置灭菌参数:固体辅料采用 “121℃、20 分钟” 程序,液体辅料因热传导较慢,采用 “121℃、30 分钟” 程序,确保核心温度穿透至辅料内部。将预处理后的辅料装入耐高温灭菌袋(或玻璃容器),合理摆放于灭菌篮内,避免堆叠过密(堆叠高度不超过灭菌篮高度的 2/3),保证蒸汽充分循环。关闭灭菌器门体,启动设备后,设备将自动完成排气(排除冷空气,避免温度死角)、升温、恒温灭菌、排气降压等流程,全程无需人工干预。
(三)后期处理
灭菌程序结束后,待设备压力降至 0MPa、温度降至 80℃以下,缓慢打开排气阀,再开启门体,防止辅料因温差过大出现喷溅或吸潮。取出灭菌后的辅料,冷却至室温后进行密封保存,标注灭菌日期、批次与操作人员信息,便于追溯管理。
四、质量控制与风险防范措施
为确保灭菌效果稳定,需建立双重质控机制:一是物理监测,每次灭菌过程中,在辅料堆中心放置留点温度计,灭菌后记录最高温度与恒温时间,确认符合预设参数;二是生物监测,每周选取 1 批次辅料,采用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进行挑战性试验,若菌片培养后无细菌生长,证明灭菌合格。
同时,针对小型药企可能出现的操作风险,制定防范措施:设备使用后需及时排空水箱余水,清洁灭菌腔内壁,避免水垢堆积影响下次灭菌效果;定期(每 3 个月)由专业人员对压力表、安全阀进行校准,每年进行设备全面维护,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五、方案实施效益
依托上海申安 DSX-24L-I 高压蒸汽灭菌器的辅料灭菌方案,可帮助小型药企实现三大效益:一是成本优化,设备采购成本低于大型灭菌设备,且能耗较低(单次灭菌耗电量约 1.5 度),降低小型药企的设备投入与运行成本;二是效率提升,设备从启动到完成灭菌的全流程仅需 1.5 - 2 小时,适配多批次小批量辅料灭菌需求,避免生产流程卡顿;三是合规保障,标准化操作与完善的质控记录,可满足 GMP 对辅料灭菌过程可追溯、可验证的要求,助力小型药企通过质量体系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