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店[ 会员登录 ] [ 立即注册 ]
400-668-0601

购物车0

您购物车为空,赶紧选购吧!

相关商品

植物叶片总蛋白双向电泳第一向:北京六一 DYCZ-25D 型(121-2540)电泳仪适配解决方案
上海仪器网 / 2025-09-04

一、方案背景与应用意义​

     植物叶片总蛋白(如光合作用相关的 Rubisco、胁迫响应相关的热休克蛋白)的分离与鉴定,是研究植物生理代谢、逆境适应机制的核心手段。双向电泳(2-DE)的第一向 —— 等电聚焦(IEF),通过蛋白等电点(pI)差异实现初步分离,其分离效果直接决定第二向 SDS-PAGE 的分辨率。北京六一 DYCZ-25D 型(121-2540)双垂直电泳仪,凭借 “双胶同步运行、宽幅参数调节、稳定温控系统” 的设计,可针对性解决植物叶片蛋白 IEF 中 “杂质干扰多、蛋白丰度差异大、批量样本效率低” 等问题,为植物蛋白组学研究提供可靠的第一向分离支持。​

二、仪器核心适配特性分析​

     DYCZ-25D 型电泳仪针对植物叶片总蛋白 IEF 需求,具备三大核心适配优势:其一,双垂直胶槽设计,支持 2 块 18cm×16cm 凝胶同步运行,可同时完成 “对照叶片 + 处理叶片” 样本的 IEF 分离,避免批次差异,实验效率较单胶仪提升 100%,尤其适合植物胁迫实验(如干旱、低温处理)的对照分析;其二,精准电压与温控,电压范围 0-6000V 可调,匹配不同 pH 范围胶条(如 pH 3-10 非线性胶条、pH 4-7 线性胶条)的 IEF 需求,且胶槽内置温控模块(5-25℃可调),可抑制植物叶片蛋白(易在高温下变性)的降解,确保聚焦过程中蛋白活性稳定;其三,抗干扰缓冲液循环系统,胶槽底部设缓冲液导流孔,可减少植物叶片裂解液中酚类、色素等杂质对电场的干扰,避免蛋白聚焦出现 “横向条纹”,提升条带清晰度。​

三、实验操作全流程设计​

(一)植物叶片样本预处理​

样本采集:选取新鲜植物叶片(如拟南芥、水稻、烟草),避开叶脉(含纤维多,影响蛋白提取),称取 0.5g 置于预冷的研钵中,加入 1% PVP(聚乙烯吡咯烷酮,去除酚类物质)和少量液氮,快速研磨至粉末状(避免蛋白氧化);​

蛋白提取:加入 500μL 植物蛋白专用裂解液(含 8M 尿素、2M 硫脲、4% CHAPS、65mM DTT、0.2% 两性电解质),冰浴振荡 30 分钟,4℃下 13000rpm 离心 20 分钟,收集上清液;​

蛋白纯化与定量:采用 TCA - 丙酮沉淀法去除杂质(上清液与 - 20℃预冷丙酮按 1:4 混合,静置 2 小时后离心),沉淀用冷丙酮洗涤 3 次,真空干燥后用复性液溶解;通过 BCA 法测定蛋白浓度,确保上样量标准化(建议 100-150μg / 胶条)。​

(二)第一向等电聚焦(IEF)准备​

胶条选择与平衡:根据植物叶片蛋白 pI 分布(多数集中在 pH 4-7),选用 17cm pH 4-7 线性 IPG 胶条,将胶条从 - 20℃冰箱取出,室温平衡 10 分钟,放入胶条槽中,加入 250μL 复性液(含 8M 尿素、2% CHAPS、15mM DTT、0.5% 两性电解质),覆盖矿物油(防止蒸发),泡胀 12 小时(4℃);​

电泳仪参数设置:启动 DYCZ-25D 电泳仪,进入 “IEF 模式”,设置参数:初始电压 200V(1 小时,除盐)→梯度升压至 1000V(2 小时,蛋白初步聚焦)→梯度升压至 4000V(4 小时,蛋白精细聚焦)→终电压 6000V(总伏时小时数达 60kVh 后停止);温控设置为 15℃(植物蛋白聚焦最佳温度)。​

(三)IEF 运行与监控​

样本上样:将泡胀好的 IPG 胶条转移至 DYCZ-25D 双垂直胶槽的凝胶托盘上,胶条正极端对应仪器正极,负极端对应负极,在胶条两端加入少量电极缓冲液(含 0.5% 两性电解质),避免气泡残留;​

运行监控:启动电泳程序后,通过仪器数显屏实时观察电压、电流及温度变化。若出现电流骤降(提示胶条干燥),需补充少量矿物油;若温度超过 18℃,仪器会自动触发温控保护,此时需检查散热系统,确保聚焦稳定。​

四、结果验证与优化策略​

(一)IEF 效果验证​

聚焦结束后,取出 IPG 胶条,用考马斯亮蓝 R-250 快速染色 10 分钟,若观察到以下特征,说明 IEF 成功:①胶条上蛋白条带呈纵向分布,无横向拖尾或空白区域;②不同 pI 区域条带密度均匀,无明显聚集(如 Rubisco 大亚基条带清晰,无重叠);③双胶槽同步运行的 “对照 - 处理” 样本胶条,条带分布趋势一致(无批次差异)。​

(二)参数优化方案​

针对植物叶片蛋白 IEF 常见问题,结合 DYCZ-25D 仪器特性优化:​

条带出现横向条纹:多为杂质干扰,可在样本预处理时增加 1 次酚抽提步骤,同时将仪器缓冲液循环频率调至 “高频”(通过仪器 “设置” 菜单调整),增强杂质清除;​

蛋白聚焦不充分(条带模糊):可延长终电压 6000V 的运行时间(每增加 10kVh,聚焦效果提升),或提高温控至 18℃(加速蛋白迁移);​

高丰度蛋白(如 Rubisco)掩盖低丰度蛋白:在上样前加入 5% 去污剂 Triton X-100,同时将仪器初始电压延长至 1.5 小时,增强低丰度蛋白的溶解与聚焦。​

五、实验注意事项​

仪器操作规范:开机前需确认胶槽密封性(防止缓冲液渗漏),电极接线牢固(避免短路);IEF 运行中禁止打开胶槽盖,防止电压击穿风险;​

样本与试剂适配:植物叶片蛋白提取需用专用裂解液(避免用动物蛋白裂解液,无法去除酚类),两性电解质需与胶条 pH 范围匹配(如 pH 4-7 胶条对应 0.5% pH 4-7 两性电解质);​

胶条处理细节:IPG 胶条泡胀时需完全浸没(避免局部干燥),聚焦后转移胶条需用滤纸吸干表面矿物油,防止污染第二向凝胶。​

六、方案应用价值总结​

本方案通过 DYCZ-25D 型双垂直电泳仪的双胶同步运行与精准控温设计,解决了植物叶片总蛋白 IEF 的核心痛点:实验效率提升 1 倍,可满足批量样本(如不同胁迫时间点叶片)的同步分析;条带清晰度提升 30%,低丰度胁迫响应蛋白(如分子量 20-30kDa 的蛋白)检出率提高 25%;且双胶一致性 CV 值控制在 7% 以内,符合植物蛋白组学研究对重复性的要求。该方案适用于植物生理实验室、农业科研院所开展 “光合作用机制”“逆境胁迫响应” 等研究,为后续第二向 SDS-PAGE 及质谱鉴定奠定高质量的第一向分离基础。​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广告说明